臺灣《旺報》7日發表社萬利多製冰機評說,民進黨的轉型、國民黨的改革一直是臺灣政黨政治的兩大課題,更是難題。
   民進黨的轉型工程,從上個世紀末年開始啟動,至今未竟全功。“轉型”之所以成為民進黨的重要課題,原因在於民進黨從黨外時代以來,就存在路線之爭,“革命建國”、選舉執政、群眾運動等爭論的存在,顯示該黨在體制外的革命或運動型政黨,以及體制支票借款內的選舉型政黨之間,猶存有若干擺盪。
   在1992年臺灣“立法院”全面改選之後,民進黨雖然全面參與了各項選舉,選舉執政總路線在民進黨內基本上已經定於一尊,但民進黨在性格上仍殘留激進色彩,為了通過選舉取得執政機會,民進黨勢必得進行大規模的轉型工程,重新釐清跟各種政治社會運動的關餐飲設備係,以求獲得島內社會主流、或者說政商權勢階層的理解與信賴。
   另一方面,隨著冷戰時代的終結,尤其是大陸改革開放情趣用品在鄧小平南巡後進入新階段,中國大陸豐富的勞動力與廣大的市場越來越成為東亞以至於全球經濟成長的原動力,民進黨的“台獨”色彩越來越成為許多臺灣企業家與經濟型選民接受、支持民進黨的障礙,更是該黨在爭取國際支持時的阻力。
   於是,在民進黨的轉型工程中,“台獨”主張的調整或“現實化”成了焦點,1995年施明德訪美的講話,宣示民進黨執政不會“台獨”,有巢氏房屋1999年通過的“臺灣前途決議文”,以及許信良主導下的中國政策大辯論都是轉型工程中,環環相扣的組成部分。
   遺憾的是,民進黨的轉型工程並未真正全面實現,執政之後的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左右搖擺,從陳水扁上臺之初的“四不一沒有”,到後來的“一邊一國論”,從“臺灣前途決議文”到後來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民進黨的不穩定性、善變性等負面形象深植人心,難以扭轉。
   2008年民進黨重挫,原本是個反省、沉澱與轉型的良機,但該黨一方面困於固守基本盤與開拓票源的左右兩難,一方面沾沾自喜於國民黨的政績不彰,使得轉型成了泡影。如今,面對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容再敗的壓力,柯建銘率先提出了“凍結台獨黨綱”的提案,由於柯與蘇貞昌的密切關係,或許是重新啟動民進黨轉型工程的信號彈,更是契機。
   民進黨重啟轉型工程,無疑將對國民黨造成極大的壓力,畢竟國民黨的改革與轉型始終半途而廢,甚至走上了岔路。從蔣經國晚年開始,國民黨就開始了改革工程,首先是蔣經國著手實行、李登輝繼續推動的本土化與民主化,然而,李登輝的政治路線出現偏移,一方面造成國民黨多次分裂,一方面讓黑金問題成為國民黨的痼疾。
   馬英九擔任國民黨主席以來,一再誓言要推動國民黨的改革,我們看到馬英九逐漸將國民黨定位為選舉機器,開始啟用不同於傳統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出身的政治新秀,也曾在2008年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提出新的本土化論述,我們還觀察到國民黨積極希望爭取青年、婦女和新移民的票源,然而,馬英九版的國民黨改革,在力圖矯正李登輝路線流弊的同時,卻也呈現了新的問題。
   首先,成為選舉機器的國民黨越來越喪失自己的核心價值與信念,沒有任何有力的政治號召能夠撼動人心、爭取支持,反而為了選票或民調考量,左搖右擺,不但無法左右逢源,反而淪為父子騎驢的境地。
   其次,國民黨在削弱地方派系的同時,並未真正找到與民間社會接合的良方,一方面是傳統支持力量的潰散、倒戈,一方面則是在新興的各種政治社會議題上失去主導權、話語權,完全呈現了一個老大政黨的疲態。
   第三,馬英九固然勤政不懈,但一方面是“憲政”體制的束縛,一方面是個人性格仍偏獨斷,在臺灣地區領導人獨裁製下,他所拔擢的青年才俊,頭角崢嶸、戰力頑強的幹才較少,僵化保守、聽命辦事的庸才居多,使得國民黨難以展現大開大闔、徹底革新的氣象。
   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即將到來,如果民進黨順利轉型,由於國民黨執政的失敗,影響臺灣政治最大的兩股力量:中國大陸與美國當局,勢必重估與民進黨的關係。如今,面對柯建銘的凍結“台獨黨綱”提案,中國大陸已經清楚地向民進黨內“有識之士”伸出橄欖枝。國民黨如果不能在前述的價值信念、社會力和人才培育3個方面有所作為,完成新的改革與轉型,臺灣勢必將面對第三度的政黨輪替。  (原標題:臺灣政黨政治兩大課題:民進黨轉型與國民黨改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b20gbbp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